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Orientation 2


禮拜天就聽德國人們說orientation總共有三天,而第二天據說是參觀皇陵。這個行程聽起來蠻不錯的,本來就對古蹟有興趣的我,當然很高興有機會參觀非洲的歷史建築,畢竟這不像歐洲有許多建築能保存超過百年。

Flourance是我們今天的導遊,一位當地的女性志工,主要參與HIV的計畫。他告訴我們今天將要前往的地點叫Kasubi Tomb,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屋,並且已經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光是聽到這個就夠讓人興奮了,沒想到才來到這裡第三天就有機會參觀世界級的古蹟,我準備好了相機和水,約十一點左右搭上matatu(taxi)出發去了。

我們在Kasubi market下車。雖叫做market但是不像台灣有個建築或是棚子,而是整個馬路旁、只要有空地都是攤販的地盤。我們沿著一條上坡路走向Kasubi Tomb,Flourance拿出他準備好的披巾,將它圍在腰上。他解釋由於皇陵是很莊嚴的地方,女性不適合穿會露出腿部的褲子或裙子進入皇陵,所以他準備了這條披巾遮住他的腿。

入口處就能感受到濃厚的非洲風味,整個圍牆和大門牌樓都是由草搭成的。門口的長者看到我們相當親切的打招呼,Flourance跟他寒喧了幾句Luganda(Buganda Kingdom所使用的語言,是最多人使用的當地語言),我們就被允許進入皇陵。進去之後,我們看到另一道牆以及內門,走道的左邊有兩間小的草屋,其一是專門販賣紀念品以及畫作、美術品的商店,另一間則放置了許多傳統樂器和農具,像是非洲鼓、拉車等等。我們進入了商店,一位叫做Fred的先生正在作畫,他很和善的跟我們寒喧,並且準備要為我們介紹整個Kasubi Tomb的種種。

跨過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tomb的主建築─世界最大的草屋!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類似的建築,但是絕對沒看過這麼大的。驚嘆之餘,我趕緊拿出相機記錄這珍貴的一刻。而內門右側有個神祕的土堆,Fred說Buganda Kingdom的人相信火焰代表了生命,這個土堆是用來燃燒聖火的,只要國王在世一天,這個火焰就不允許被熄滅。不過當我們到達的時候,火焰看起來是不存在的就是了...

Fred又提到國王總共有八十二位妻子,這倒是跟許多地方的帝王很類似,不過不同的是,這些妻子們在國王死後可以回到民間過他們的生活,甚至不是跟國王生的小孩也會被認為是皇室的成員。這點對我們來說可新鮮了,沒想到他們的國王這麼開明,當他的老婆還算蠻幸運的。

我們來到主建築前面,入內必須先脫鞋子。門口旁坐著一位老嫗,正忙著織著毛線布。他們的毛線布大多拿來當襯墊用,並不是拿來穿的。Fred說這位老嫗已經九十二歲,他幾乎一生都呆在皇陵中,就像是守護者一樣。看到這位老太太默默的織布,我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要在一個地方呆幾十年,需要何等的耐心,甚至這已經超越耐心了,像是一種宿命一般,靜靜的在這草屋中發酵...

一進門的左側還有一隻豹的標本,據說是國王的愛寵,已經變成標本超過百年了,保存的狀況還蠻良好的,不過我好奇的是他們怎麼養這隻豹,要我是那隻豹應該很快就會抑鬱而終吧!接著Fred拿出了一個棋盤,上面有三十二個格子,棋子則是一個個黑色的珠子。它的玩法很特別,很需要花頭腦算數學,我們大概花了半小時邊學邊下,玩的不亦樂乎。

結束了漫長的對奕之後,Fred開始介紹皇陵的種種,以及十九世紀的烏干達歷史。皇陵裡葬了三位國王,最老的那位國王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女王甚至送了一對椅子給國王,作為國王和皇后的座椅,不過女王沒料到他有八十二個妻子,"聰明的"國王就讓妻子們輪流坐。不過他的兒子就沒這麼友善了,他對外來的宗教非常反感,認為這些白人將會毀掉他的王國,所以下令屠殺傳教士以及幫助傳教士的當地人。有趣的是,他的兒子又重新歡迎外國人的到來,甚至他本身也到英國留學,將一些進步的觀念帶回他的王國。這三位國王詮釋了"物極必反"的道理,也讓我想起了鐘擺理論...任何極端都會走到它的盡頭,重新回到它應有的位置。

解釋完了非洲棋,Fred繼續介紹皇陵的屋頂。草屋的屋頂是由許多同心圓構成,其中中心的三圈是黑色的,代表了中央的Buganda Kingdom及其子民,外圍的圓圈則代表了烏干達境內其他的部族,總共有五十個部族。不過我沒有仔細去算是不是有五十個圈,畢竟裡面並沒有燈光,光線只有從大門口透進來的陽光而已。

草屋的內部被一排布隔開,布的彼端只有皇室成員和皇陵守護老嫗可以跨越,算是聖域。在Baganda(Buganda的複數)人民的觀念裡,國王並不是死去,而是走入森林裡消失了,所以在放置歷任國王使用的武器、照片以及勳章等物品的後面,被認為是國王走入的森林,而國王們就葬在這面牆之後,象徵了國王消失在森林裡。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還蠻新鮮的,他們並不期待國王會復活,只是離開了他們,但是精神還是跟他們同在,這樣的觀念我十分欣賞,不偏激、不誇張,讓人有種寧靜的感覺。
雖然這是世界第一大的草屋,但是內部並不大,我們大約花了五十分鐘在屋內,其中三十分鐘是在下棋...不過那是相當有意思的遊戲,Fred告訴我們如果想買棋盤可以到women's market找到便宜的,大約兩萬先令左右,否則如果在店裡找大概都是四萬先令起跳。我們離開大草屋回到賣紀念品的小草屋中,Fred繼續他的畫作,我看到牆上的作品不由自主的入神了,鮮豔的色彩配上簡單卻不馬虎的線條,我知道老媽一定會很喜歡。不過想到還有五個月的時間,我決定先忍住,等到即將回國的時候再說。不過桌上的聖誕卡倒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畢竟我會在這裡過聖誕節,到時候必然會買聖誕卡寄回台灣。這些卡片封面的畫作是用一種樹皮當畫布做成的,這種樹皮原本只有皇室能使用,像是國王加冕的時候穿的衣服就是用這種材料做成的,現在變成很好的美術品原料,而且顏料在這種材質上似乎更顯鮮豔,另人愛不釋手。我們買了三張,花了一萬先令,也不知道價格是如何,不過衝著世界遺產和Fred細心的解說,也就不管這麼多了。
我們非常幸運,在我們參觀的途中,都沒有其他遊客,所以Fred從頭到我都陪著我們,讓我們對於這個皇陵、甚至整個烏干達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不過我跟小鄭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才能開始我們的工作─Another Hope。從沒真正進入過孤兒院,沒想到第一個竟是在地球另一端的烏干達,想想有些諷刺,不過既然來了我們當然會全力以赴,畢竟這是我們自找的...(待續)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Orientation 1

第一個晚上我們睡得可熟了。
從台灣時間九月十九日晚間六點半從桃園國際機場出關起,到隔天烏干達時間下午五點半才到達UPA來算,我們總共花了將近28個小時旅行,想睡不好都很難。眼睛睜開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快九點了,而前一天聽其他德國人說orientation開始的時間不會太早,通常都是十點過後,所以我們又很放心的繼續賴床。
Sam是UPA總部的負責人,年約四十歲,相當溫和友善。今天的orientation是由他負責,他花了整整兩個多小時跟我們介紹烏干達的歷史、政治經濟狀況以及UPA的沿革,對於我們兩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來說幫助不小。烏干達境內幾乎沒什麼工業,經濟由農業和礦業支撐,國民平均所得非常低,大部分的人僅能求溫飽,甚至很難維持溫飽,不過貧富差距非常大,有錢的人過著和我們一樣、甚至更為寬裕的生活。在現任總統奪權之前經歷過許多次政權轉移,掌權的都是軍人,不穩定的政治情況很難進行公共建設。而同時烏干達北部在前些年前飽受內戰摧殘,逾百萬兒童淪為孤兒,整個國家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幫助他們。加上嚴重的愛滋病以及瘧疾問題,都是拖累烏干達進步的絆腳石。
時間過了中午,我們仍對於吃的問題沒有頭緒。我們告訴Patience這個煩惱,他就帶著我們到附近的"餐廳"用中餐。這裡的主食相當有趣,當地有種綠色的香蕉,將它們煮爛搗成泥後,當地人稱之為mattoke。另外有種看起來像是白色發糕的食物,稱為posho。這裡也有米飯,不過是進口食物,麵條也一樣是進口的。通常mattoke和posho都會配豆子醬一起吃,因為mattoke是香蕉做的,味道有點甜,如果不配著鹹的醬汁一起吃會很不搭其他食物。而posho則是沒有味道,所以也沒辦法單獨吃。我們今天配的是牛肉湯汁,當地的牛肉相當韌,很難咬爛,不過味道還算可以。我們花了兩千先令,約一塊美金解決了午餐,下午的行程是前往首都Kampala熟悉環境,我們希望能找到銀行、郵局、車站和超市等民生必需場所,以應付五個月的生活所需。
matatu是種十四人座廂型車的taxi,事實上就像是公車,從UPA前往Kampala大約是七百到一千先令不等,端看時段和講價的技術。Lasan是我們今天的導遊,年紀大約才二十歲,還在專校唸書,主修商業。他告訴我們今天這樣炎熱乾燥的天氣正適合前往Kampala,因為如果是下雨天或是下雨過後進城,地面將會泥濘不堪,令人寸步難行。Kampala本身是個盆地,而且腹地很小,週遭山丘環繞,街上佈滿了人車和塵土,並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城市。我們約花了半個多小時進城,來到停滿matatu的new taxi park,並且徒步到市中心所在的Kapala Road。郵政總局和各大銀行都在Kampala Road上,Lasan帶我們到Stanbic Bank領錢,再前往郵局。小鄭把他第一封信寄出去,我也買了一張明信片寄回家。這裡寄信並不貴,大約才美金一塊不到就能寄回台灣,不過大約要兩週到三週才會到,也有可能永遠都到不了...小鄭還買了烏干達和Kampala地圖,不過價錢出乎意料的貴,一張地圖要價一萬先令,約五塊美金。
下午的太陽相當大,曬的我有點頭昏,而且旅行帶來的疲勞還沒消除,對於接下來去博物館的興致打了些折扣。Lasan帶著我們搭matatu,一路塞車、等待其他旅客上下車、看conductor(有點像車掌)和其他車的人爭地盤,炎熱的車廂讓人失去耐心。從Kampala Road到博物館的路程相當短,我們卻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才到。
心裡雖然知道這裡的博物館不會有豪華的裝潢、精美的展覽場地,但是我還是抱著一些期待。當我走近博物館的時候,大概就知道不用期待太多了。這裡的建築物都相當簡單,透露著物資的缺乏,除了水泥牆和瓦片屋頂外,沒有其他任何裝飾,而這裡已經是烏干達境內最大的博物館了!我們步入博物館"大門",果然相當簡陋,不過展覽的物品倒是蠻豐富的。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此了,所有生活上的用品、服飾、器具、武器等,甚至美術品、音樂器具都能在這裡找到。我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把大部分的區域逛過,就結束了今天Kampala的行程。
Kampala給人的印象很鮮明:擁擠、狹小,路上滿滿都是人車,尤其是taxi park附近,matatu幾乎把街道都塞滿了。而我們要從Kampala回Nansana,也就是UPA的所在地,必須再回到taxi park搭車。對於我們來說,今天的新課題就是認清Kampala以及週遭的交通環境,而我相信這也會是接下來五個月不斷要學習的課題。(待續)

Rolex...




Rolex是世界知名的手錶,沒想到在烏干達卻是滿街都是?!
第一個晚上,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晚餐。在旅途中甚至在準備期,我們都一直想像著要如何填飽肚子。我們寫信問了UPA當地食物的價格,並且也詢問了自己煮的可能,很幸運的我們有廚房,甚至還有冰箱可以用。不過對於兩個才剛從亞洲最東端來到非洲的年輕人來說,要在晚上找到食材煮飯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我們都已經累的不成人形,只希望隨意吃點東西,早點上床睡覺去。
Traver是一位當地的志工,約晚上七點多出現在我們的guest house。由於其他德國人也才剛來到這裡沒多久,Traver經常出現在這裡,幫大家熟析環境。當他看到初來乍到的我們似乎在煩惱晚餐,就拉著我們到街上去覓食。在烏干達,大概除了坎帕拉這種大城市以外, 其他地方的道路都沒有路燈,所以入夜之後大家都得摸黑走在路上。看著迎面而來的車輛,刺眼的大燈讓我陷入全盲,完全看不到任何東西,好幾次都差點撞到其他路人,相當刺激。
就在離guest house不遠的路旁,有個賣食物的攤販,正用炭爐煎著像蛋餅皮的東西。原來這就是在中東很常見的食物chapati,我在三杯茶這本書裡面讀到過。除了這個,攤子上還放了許多雞蛋,還有一些蔬菜。Traver告訴我們這是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食物,當地人叫它做chapati amaji。chapati就是餅皮,而amaji則是雞蛋的意思,簡單說就像台灣的蛋餅一樣,先把餅皮煎熟了之後,將蛋打在杯子裡,切些洋蔥、高麗菜還有番茄進去一起打,然後煎成蛋餅狀,最後把chapati捲在外頭,就變成蛋捲了。這個食物還有個非常響亮的別名,也是它的英文名字:rolex。沒錯!就是勞力士!事實上它是roll eggs的諧音,我們這些muzungu,也就是white people都說英文,所以當地人就給它取了英文名字,方便我們這些白人點菜。
熱騰騰的蛋捲拿在手上,我第一次感受到烏干達的溫度。我們回到guest house,德國人們正在煮義大利麵條當晚餐,看到我們手上的rolex,都報以贊同的眼神。我們趕緊打開包在外面的報紙,開始享受烏干達的第一餐。噗!這簡直就是台灣的蛋餅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裡面的蔬菜讓整個口味變的很爽口,chapati也比蛋餅皮更有味道。Traver看到我們吃的津津有味,露出了滿意而驕傲的表情。"We have the similar food in Taiwan, but this is so nice!"我說。"It's very nice, my friend. And it's so cheap! You can get it everywhere!"
第一個夜晚,一切都相當美好,唯一困擾我們的是身上的疲憊,我想我們得先睡個十小時才能恢復體力了。(待續)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UPA:我的烏干達新家


我很高興我們的行李都還在,尤其我們幾乎是最後通關的旅客,行李被誤拿的機率很大。
走出行李大廳,我們焦躁的尋找著手拿A4紙的志工。我看到了兩組人都拿著A4紙,趕緊朝著他們走去。或許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的視力變的很差,一直走到他們的面前,我才看到紙上寫的名字:Bobby, Jay。而拿著這張紙的人,是接下來將會跟我們相處五個月的當地女性志工:Patience。另一位則是負責接送志工的司機:Jiimy。"How are you?""I'm fine, how are you?"Patience熱情的招呼著我們,而Jimmy則是問我們怎麼這麼慢才出關,我連忙跟他解釋我們愚蠢的行為導致我們最後才出關。Jimmy開的是一輛十四人座的箱型車,只有我們兩個和一位當地人搭他們車回Kampala。一出機場我們就看到維多利亞湖在右手邊,大的看不到邊,而沿路看到的房子看起來都蠻不錯的,並不像我們原本想像的那樣貧窮。
約四十分鐘後,我們慢慢接近大城市的邊緣,在遠端看到的高樓想必就是首都Kampala了。我原本以為我們會開往市區,因為我一直以為UPA是位在市區當中,沒想到車子忽然往左彎,我們就慢慢遠離了那群高樓,朝著郊區開去。這時候兩旁的景色完全改觀,原本在機場附近看到的看似高雅的房子變成了老舊的矮平房,街道也變的有些髒亂,塵土飛揚加上滿地的垃圾,我這才驚覺機場附近或許是屬於比較高級的區域,眼前所看到的才是烏干達的實況。
好消息是,我們看到路旁攤販賣的蔬果看起來都很不錯,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日子並不會缺乏蔬果,要擔心的事情少了一件。我們並不是有錢的外國人,如果能自己煮飯的話就得盡量自己煮。出發前我們打聽過在這裡一餐飯大約是一塊美金,如果在Kampala的話一餐則要大約五塊美金,自己煮甚至可以低於一塊美金。除了在烏干達當志工,我們也想到鄰近的國家像是肯亞、坦尚尼亞旅行,所以節省是很要緊的。
車子忽然向右轉進一條只有泥土路面的巷子,並且在一個擁有小小前院的平房前停了下來。Patience告訴我們這就是UPA的總部,而旁邊就是志工住的guest house。我這才發現原來UPA是在郊區而不是在城裡,在guest house裡迎接我們的是三位德國志工Alex,Julia,Hana和一位芬蘭籍的女孩也叫Hana。我們的房間就在大門進去第一間,有兩個單人床,兩張帶桌的椅子,簡單不過對我們來說相當足夠了。經過二十幾個小時的旅途,我們終於能安頓下來,也終於安全抵達了我們的目的地。
不過這也才是整個故事的開始,接下來的五個月,必然會是我這一生最難忘的日子。(待續)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歡迎來到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


恩德培(Entebbe)國際機場是烏干達境內唯一的國際機場,不過它的規模實在不像是個國際機場,大小跟花蓮機場差不多。唯一的航站大廈是一棟單層樓的建築,玻璃窗內的入境大廳有六個窗口,其中兩個是給需要落地簽證的旅客使用,其他則是給已經擁有簽證的旅客以及本國人入境用的。雖然我們那班飛機已經剩下一半左右的旅客而已,狹小的入境大廳仍然被旅客塞滿,我跟小鄭只能利用窗台上小小的空間填寫入境表格。

"在非洲或是其他開發中國家,做事的步調通常都很慢,所以對於時間的標準要放低",出來之前VYA的執行長親切的叮嚀我們,而這番話也成為我們擔憂的來源:UPA的人會準時來接我們嗎?UPA(Uganda Pioneers' Association)是VYA幫我們找到在烏干達的NGO,他們所列出來的計畫很吸引我們,因為許多計畫都是跟孩童有關,而這是我們搜尋的主要目標。經過篩選,我們決定選擇"Another Hope"這個孤兒院進行我們的志工活動。VYA幫我們處理了連絡以及認證等事宜,而我們則自行訂購機票,以及其他的準備工作。整個準備工作在出發前兩週達到高峰,包含了施打疫苗、處理銀行帳戶、兌換美金、購買必需品等等。有人說有時候準備旅行的工作甚至比旅行本身更有趣,這時候就有這種感覺。
在出發前我就跟UPA用email聯絡過,他們提醒我們在入境的時候不要說我們是來當志工的,可以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跟小鄭雖然不明究理,但既然他們這麼說了,我們在入境表格上自然就填上了"visit friends"這樣的入境目的,而聯絡人就是跟我們聯絡的Sarah。
購買落地簽的窗口排了滿滿的兩條人龍,而其他窗口很快就把人都消化完了,我跟小鄭決定碰碰運氣,排在已經擁有簽證旅客的窗口。很不幸的,約二十分鐘後輪到我們,海關看了我們的護照一眼後就冷冷的叫我們到隔壁窗口買簽證,換句話說我們得重新排在最長的那兩條人龍後面。有趣的是,這時候有一團澳洲來的志工被請到本國人窗口去通關,約十分鐘左右,那六名澳洲人就順利入境了。小鄭見狀決定去碰碰運氣,但顯然白種人優於黃種人在這裡依然通用,上前講沒兩句話小鄭就被請回來了。
等待的時間十分漫長,尤其我們心中的擔憂還沒解除之前,那條人龍就像無止境的隧道阻礙著我們。這時候我忽然對機場的洗手間產生興趣,因為出發前看了"烏干達天空下"這部電影,裡面提到烏干達境內多數地方是沒有沖水馬桶的,只有茅坑這種傳統廁所,有些地方甚至連茅坑都沒有,人們直接將排泄物貢獻給大地。不過這好歹是國際機場,我還是在洗手間裡看到了沖水馬桶,只不過跟其他的國際機場比起來,這個洗手間可以說非常簡陋,馬桶蓋已經搖搖欲墜了。
經過將近兩小時的漫長等待,我們終於來到窗口前。"Why do you want to come to Uganda?" "I'm here to visit my friend, Sarah."我邊說心裡邊想:這真是鬼話連篇。沒想到這位女海關相當不以為然的又問我"Visit a friend for three months? It's too long!" "She will show many places for me, we will visit a lot of places, that's why I need three months!"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能用英文這麼流暢的說謊,不過他還是露出十分懷疑的表情,最後在VISA貼紙上寫了一排字。
我就這麼踏進烏干達的領土了。這時候小鄭已經率先通關,他面對的那位先生似乎不是很在意我們入境的目的,什麼都沒問就讓他過了。我仔細的端詳了VISA貼紙上那排字,那是我畢生看過最難理解的一行字,不過我勉強可以看出"90 days"的字樣;換句話說,我的鬼扯奏效了!我把五十塊美金的效益極大化,三個月後我只需要再更新一次簽證就行了。
接下來,我們的擔憂即將有了答案:我們要找到手上拿著A4字條、上面寫著Bobby&Jay的當地志工,才能回到我們接下來五個月要住的地方。(待續)

踏上非洲大陸


透過阿酋航空的個人螢幕,我和小鄭興奮的注視著下視鏡頭顯示的陸地,也是我們倆在非洲的第一站:衣索比亞。

約十八個小時之前,我們在桃園機場手忙腳亂的進行行李輕量化的作業;小鄭的行李重達三十多公斤,主要是因為有許多要帶給孩子們的禮物,像是小玩具以及許多的文具、圖畫紙等等。我的行李也超過25公斤,不過實在沒有可以捨棄的東西了,只能賭賭運氣,希望不會被要求超重費用。老媽在這方面很有經驗,他說除了國泰以外,大概都不會太嚴格,如果能過國泰這關應該就能一路暢行無阻了。我們跟國泰的櫃檯小姐交涉了許久,他一直強調他沒有權限幫後續的阿酋航空做決定,即使他這邊放行了也不保證我們不用付額外的超重費用,最後在我們的行李貼上"Heavy"的紅色小紙條了事。

在台灣的最後一個小時,我們故作輕鬆的和來送行的家人們閒話,企圖緩和他們不安的情緒,不過似乎並沒有奏效。五個月的時間用嘴巴說說是非常短,但是想到是在非洲的五個月,將要面對可能的疾病、人身安全以及水土不服等挑戰,即便是平常很有信心的我們都感到不安,遑論遠在台灣的家人們。

"Back in one piece"這是媽最後的交代,充分顯露了他的擔憂。"We will"平常的我面對這樣的要求都有點敷衍,但是這次是真心誠意的答應這個請求,畢竟我們是去當志工不是去當烈士,健康平安的回來也是任務目標之一。透過出境大廳的玻璃窗,我們揮別心愛的家人,正式踏上這未知旅程的起點。

"還蠻多綠地的耶""這真的是非洲齁"我跟小鄭對於第一眼看到的非洲有些意外,也反映了多數對於非洲不熟析的人心中的刻板印象:炎熱、乾燥以及廣大的沙漠。我們進入陸地區域之後好一陣子才抵達衣索比亞的首都阿迪斯阿巴巴,這裡的機場也比想像中的大些,而且看起來相當先進,遺憾的是我們不能下飛機去參觀,只能呆在機上一瞥這個機場的一小角。

來到這裡我們已經旅行了二十個小時,在飛機上我們幾乎沒真正睡著,疲憊的身體靠的是心裡的興奮支撐著。大約有一半的旅客在阿迪斯阿巴巴下機,包含從杜拜上機之後就在我旁邊一路打電動的白人老爺爺,似乎大部分的非黑人都在這邊離開了。從阿迪斯阿巴巴到烏干達大約還要飛三個小時左右,加上等待的時間大約還要五個小時才會抵達烏干達國際機場所在地恩德培。踏上非洲大陸的第一站,除了興奮、期待,伴隨的是長途旅行帶來的疲倦...(待續)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對於烏干達實況有興趣的朋友請瀏覽我的facebook

我將在烏干達發生的點滴用照片記錄下來,並且發表在facebook上
希望大家有空能到那邊晃晃,分享一下萬里之外的心得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1821&id=1814178124&saved#/profile.php?ref=name&id=1814178124

希望大家會喜歡^^

歡迎來到黑色大陸中的珍珠─烏干達

九月十九日或許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捩點。在心中盤旋已久的夢想即將從今天展開,但是誰也不知道這趟旅程是福是禍。

約莫半年前我就已經提出這個想法,要到非洲從事志工活動,一方面是希望增加一些經驗,在申請研究所的時候有所幫助,另一方面卻是單純的對非洲大陸有種莫名的憧憬。每次在Discovery頻道看見這塊充滿生機的大陸,我都會幻想自己也能置身於此,親眼目睹這片古老大地的壯麗景色以及生活於此的各樣動植物。
當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老媽沒有什麼很大的反應,只是問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然後要怎樣實踐。我在當下也還沒有具體的想法,只是有這個意願,並且也跟我的同窗好友小鄭分享這個心願。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我很勇敢,都這個年紀了還想做這種事情,尤其是要到萬里以外、人生地不熟的非洲大陸。不過他也對於這樣的旅程感到非常有興趣,尤其當他對於當前的工作以及公司狀況感到相當失望的時候,他真的很想跟我一起完成這趟冒險。

沒想到事情就這麼發生了。2009六月,他首次告訴我他對這家公司已經絕望,他寧願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參與這趟非洲志工之旅也不要繼續浪費他的人生,尤其喜愛小朋友的他,夢想是開一間幼稚園,先到非洲實習一下或許是個好主意。我當然很鼓勵他一起來,除了完成長久以來的夢想外,有個好友陪伴總好過單獨一人。也因為此,老媽才稍微安心些,只要求我們要健康平安的回來。

我們找到了VYA(Vision Youth Association 願景青年行動網)代為聯繫烏干達的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非政府組織),並且請他們寄相關的志工計畫給我們參考。我們的目標是做跟孩童有關的工作,像是在小學教書或是在孤兒院照顧孤兒等等。另外我們要求至少三個月以上的計畫,而不是三週的短期體驗營,所以VYA花了一番手腳才找到理想的工作計畫。

現在回想這段準備期,還是覺得不像真的,即使已經在烏干達呆了兩個月,還是覺得當初會決定要來十分神奇。
(待續)